中英经贸合作将迎黄金20年

来源: 时间:2014-12-31 01:55:00

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 Wood)5年任职期间,中英贸易与投资全面增速:在过去2年中,中国对英投资额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

在即将离任之际,吴思田在2014年12月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中英正迈入经贸合作的黄金时代,未来20年,中国向创新性知识经济转型,英国在此方面与中国尤为互补。目前,英国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和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国。

对华投资最开放的西方国家

在5年前抵达中国时,吴思田对于如何发展中英关系有自己的一些预期和看法:当时他认为,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中国政府在改变经济结构的同时,试图多元化配置中国的对外投资,而英国则是西方最开放的经济体,中英在此方面可以相匹配。

“回首这5年,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吴思田说道,目前在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英双边贸易总额增速,仍居同期欧盟主要国家之首。

关于中英关系的未来,吴思田认为中英两国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的确,在2013年,大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额减少,然而英国对华出口却持上升态势。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今年1~11月中英货物贸易同比增长16.6%,高于中国全球贸易增幅1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第三位。2014年中英双边贸易有望达到800亿美元,向2015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吴思田认为,中英之间可以形成互补的原因在于中方向知识经济进行结构性升级,而英国则在创意和创新方面都可以提供中国在下一步发展中受惠的产品。

在投资方面,过去5年中,中国对英投资也迅猛提速,中国投资也可以为英国经济提供急需的流动性,比如目前英国的基础设施就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中英间的投资额在过去五年中持续以85%的速率增长,这已经不仅仅是加速了,这是中国对英投资的大跃进。”吴思田表示。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商处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已有超过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英国,中国在英投资存量达400亿美元,超过英国在华投资水平。中英投资合作双向并行的态势已经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中国对英投资并购项目金额为68.99亿美元。

吴思田进一步认为,未来20年将是中英经贸互补合作的黄金时期。

今年,有英国智库和律师事务所联合出版的报告称,中国将在2025年之前向英国基础设施投资1050亿英镑,英国的能源、房地产和运输领域将是中国投资者青睐的领域。

中英关系值得投资

5年前赴华上任时,吴思田49岁,是英国历任驻华大使中最年轻的一位,也为中英关系带来一缕新风。

他一劳永逸地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公众解释自己名字的来由:“很多人问我的中文名字的含义,其实很简单:首先,它是我英语名字的谐音(Sebastian);其次,我个人比较喜欢乡村环境。这个名字是我第一个中文老师给我选的,我很喜欢。”

除在中英经贸关系方面深耕细作,他也成为了中国蓬勃发展的社交网络的一部分。与大部分官方微博形成对比的是,吴思田在注册微博后很活跃,透着英式幽默的微博绝大部分是他自己认认真真写的,其中包括祝福自己同事的同性婚礼,提醒赴英留学生提早申请签证,对儿子回英国上学依依不舍,以及在宣传英国文化时贴出彼得兔的萌照。

在他看来,中英关系值得投资。他建议他的继任者吴百纳(Barbara Janet Woodward)要对这份中英关系有信心,要结合两国发展进程和国情特点,以增长、改革和创新作为重点。

英国继任驻华大使吴百纳将在2015年1月间履新,对于不少北京外交圈的资深人士来说,吴百纳的身影并不陌生,她曾于2003~2009年间供职于英国驻华大使馆,先后任政治参赞和公使。

自2011年至今,吴百纳在英国外交部担任经济与领事事务总监,主管经济事务。英国政府此次派出主管经济事务的资深中国通出任大使,可见卡梅伦政府在加速中英贸易与投资关系方面的决心。

工党政治家约翰·普雷斯科特近日表示,英国对中国的需求,大于中国对于英国的需求。“英国的经济发展急需投资,然而在私营部门的投资不足以推动经济真正增长的情况下,卡梅伦转向中国。”普雷斯科特表示。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