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府办〔2016〕146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浏览量:时间:2018-11-11 00:29:47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的通知》



厦府办〔2016〕14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


《2016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9月14日



2016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


2016年,全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全国“双打”办有关工作部署,结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严厉惩处影响创新发展、妨碍公平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重点领域治理


㈠加强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


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突出食品药品、农资、家用电器、建筑材料、汽车配件、儿童用品等重点商品,组织开展网络交易集中整治,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网络交易商品的定向监测,强化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维权协作,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侵权假冒商品追溯机制。打击邮件、快件渠道非法寄递进出口侵权假冒商品行为。(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厦门海关、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开展2016红盾网剑专项行动。针对网络(手机)文学、音乐、影视、游戏、动漫、软件等重点领域,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进一步扩大版权重点监管范围,探索对新型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有效治理模式。继续组织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闪电”专项行动,建立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机制。加强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以网络(手机)游戏、音乐、动漫为重点,组织查处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产品和经营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督局、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强化网站监管。加强网站备案、网际协议地址(IP地址)和域名管理。督促指导网站严格内容审核,研发应用技术措施,加大人工核查投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监督处置机制,增强自律管理能力。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监管,强化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和掌握违法犯罪线索,加强预警监测和事前风险防范,增强精准打击能力。(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市通信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㈡强化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监管执法


加强全链条监管,围绕重要节庆时点和春耕、夏种等重要时段,针对农村市场侵权假冒易发多发的商品,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和消费终端三个方面大力整治,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部署开展农资打假、“红盾护农”、“农资打假下乡”等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果、蔬、茶、中草药常用投入品专项治理,查处非法销售使用高毒、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强化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产品抽检,重点检测农业种苗质量、品种真实性以及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有效成分含量和是否添加违禁成分,严肃查处虚假宣传行为。对抽检发现问题多、媒体曝光多、举报投诉多的地区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游商游贩违法经营行为的治理整顿。(市农业局牵头负责,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对各区开展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检查工程造林使用的种子苗木质量以及许可、标签、档案等制度落实情况。(市市政园林局负责)


㈢持续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针对东南亚、拉美国家和地区,突出进出口、重点专业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等重点环节,以及出口规模大、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电子电器产品、化妆品、纺织品、日用品、药品等重点商品,加强部门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重点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出口新兴市场商品的专业市场、集散地的监管,加大涉外展会、交易会等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对出口重点地区商品的查验频次。(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市贸促会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㈣深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加强计算机设备及正版软件采购管理,巩固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加快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根据我省制定的正版软件使用管理指南,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相应的管理指南,推进软件使用管理标准化。加大对软件正版化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市文广新局牵头负责,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推进国企软件正版化工作,对进展缓慢的企业进行约谈。督促国企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软件资产的采购、登记、安装、升级等工作。开展国企软件正版化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市文广新局、市国资委负责)


加大对新出厂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的检查管理力度,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纳入监管范围。(市经信局、市文广新局负责)


二、强化行业日常监管


㈠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


严肃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制售假药劣药案件,打击擅自变更生产工艺、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加强对药品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临床试验数据造假行为。加强对跨省份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案件查处的督查督办。(市市场监督局负责)


㈡加强车用燃油监管


督促引导石油炼化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工车用燃油,强化出厂检测,推进油品质量升级。严肃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车用燃油的违法行为。严格成品油批发零售资质管理。规范成品油特别是普通柴油销售,严肃查处销售伪劣油品等违法行为。(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国资委、市质监局、市国税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㈢加强重点商品监管。


以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电动自行车等为重点,继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以质量问题突出区域为重点,深入推进集中整治。以家用电器、服装、洗涤用品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承诺。严肃查处无证出厂销售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违法行为。对纳入注册管理的进口食品,加大查处无证销售等违法行为力度。(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厦门检验检疫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加大对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等重点商品的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力度,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严肃查处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虚假违法广告。(市市场监督局负责)加大抽检力度,加强生产使用环节监管,完善消毒产品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市卫计委负责)


㈣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规范商标代理市场秩序,加强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市市场监督局负责)开展印刷复制发行专项检查,加强对网络销售、传播出版物的监管。(市文广新局负责)继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严肃查处侵犯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质监局、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依法查处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等违法行为。(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组织文化市场暗访抽查,加大检查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市文广新局负责)加强企业日常税收征管,严肃查处侵权假冒涉税违法行为。(市国税局负责)


三、加强部门协同与司法保护


㈠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运行维护打击侵权假冒“两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加强数据管理和有效应用。加强线上线下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司法协作与联动。(市法制局、市检察院牵头负责,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市文广新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㈡大力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


充分利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主渠道,公开案件信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案件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情况通报与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市农业局、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厦门海关、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㈢推动跨区域跨部门合作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区域间、部门间执法协作机制,完善线索通报、证据转移、案件协查等制度,加强跨区域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负责)完善海关区域执法合作机制,防范和打击侵权假冒违法主体进行口岸“转移”。加强海关、专利、邮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进出口环节打击侵权假冒的执法协作。(厦门海关牵头负责,市市场监督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在厦门自贸片区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海关保护协作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完善快速维权机制,引导创新主体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自贸区管委会牵头负责,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厦门海关、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㈣强化刑事打击与司法保护


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深化情报导侦技术和手段运用,对犯罪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打好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集群战役。(市公安局负责)严查侵权假冒犯罪案件背后的玩忽职守、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罚等职务犯罪。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市检察院负责)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


四、推动打防结合打建结合


㈠研究制订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指导意见


更加注重打建结合、依法治理、能力建设、社会共治、统筹协调,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


㈡健全预警防范机制


加强新信息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研发运用,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研判能力,做到事前防范、精准打击。(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进植物新品种DNA(脱氧核糖核酸)图谱数据库建设,完善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植物新品种网上查询服务。(市市政园林局负责)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研究建立寄递渠道安全监控体系、安全执法检查支撑平台。(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㈢大力推进信用建设


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上网公开,健全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作用,加大信息归集整合力度,扩大平台互联互通范围,推进信息共建共享。(市发改委、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牵头负责)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构建新型监管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市场监督局牵头负责,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推进网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网络服务提供者管理人员失信“黑名单”制度,发挥网络诚信在网络空间法治化、网络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市委宣传部负责)


㈣推进社会共治


整合行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推动打击侵权假冒社会共治共享。(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负责)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市市政园林局、市知识产权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㈤开展全国质量提升行动


以消费品和工业品质量为重点,强化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管,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完善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市质监局牵头负责)


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支持创新型企业选聘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参加知识产权权利的保护和纠纷解决。(市司法局牵头负责)建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推动建立外经贸企业知识产权辅导体系,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制度。(厦门海关负责)加强境内展会知识产权执法,督促落实展会主办方责任,组织查处侵权行为,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负责)


㈦加强地方绩效考核


将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作为平安厦门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查究和重点地区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范围。(市综治办、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职责分工牵头负责)


五、开展多样化宣传教育


㈠开展常态化宣传


制定年度宣传工作方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组织各类新闻媒体,统筹做好对内对外宣传,解读政策措施,宣传工作成效,树立正面典型,曝光违法犯罪案件,加强舆论监督和警示教育。加强网络宣传,组织重点新闻网站、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等,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技术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适时组织记者采访,展示成效,宣示决心,释疑解惑。(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各区“双打办”分别负责)


㈡加强集中宣传教育


深入推进“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8?8”海关法制宣传日、全国质量月、诚信兴商宣传月、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等活动。(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督局、市质监局、厦门海关、市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18日印发


附件下载: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angelgibson.com/rule/43198.html

本文关键词:厦门市,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办

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