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政发〔2018〕21号《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森林四围”建设加快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

浏览量:时间:2021-02-01 05:06:30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森林四围”建设加快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










宝政发〔2018〕2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扎实开展“森林四围”建设(森林围市、围城、围镇、围村),进一步巩固拓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提升我市国土绿化水平,打造升级版的绿色美丽宝鸡,特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扩大城乡绿化覆盖、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振兴乡村生态产业为目标,以生态惠民、绿色富民为核心,以保育并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树立森林生态理念,建设森林服务设施,繁荣森林生态文化,构建“让森林走进城乡,让城乡拥抱森林”的全域森林生态系统,满足城乡居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普遍需求,为谱写美丽中国、美丽陕西建设的宝鸡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保育结合、应绿尽绿。在优先保护现有绿色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植被恢复。对城乡宜林宜绿国土资源,坚持造林造景结合,确保应绿尽绿,促进全域空间绿化美化。

2.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采取相应绿化美化措施,突出构建南北两个森林屏障、贯通全市交通沿线绿色通道、营造渭河北坡彩叶片林和修复生态、恢复河流湿地植被、绿化美化全市出入境口等重点,不断提升绿色美丽宝鸡建设水平。

3.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引导和社会导向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植绿造景,形成全社会参与“森林四围”建设和国土绿化工作的合力。

4.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把“森林四围”、国土绿化与助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生态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治污降霾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总体目标

着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优化、功能完备、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自2018年秋冬季开始,利用5年时间,全市完成造林150万亩,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新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达到 30 %以上,实现“300米见景、500米见林、林荫路90%”的绿化目标;9个县城全部达到省级森林城市标准;全市50个重点建制镇全部创建成为森林特色小镇,镇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关中川塬450个村每村建设片林不少于5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0%。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森林围市,构建城市森林生态屏障

市区要以建设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为载体,增建花卉景观,推行立体绿化,实现森林进城、围城、花卉美城,构建完善的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体系。秦岭北麓台塬地带,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大力发展以森林康养为主的郊野游园、生态公园,兼顾发展时令鲜果经济林和苗木花卉产业,打造市区南部森林屏障。渭河北坡主要以彩叶片林提升、塬顶林带全线贯通、陡崖陡坡绿化治理和生态修复为主,全方位打造不同区域的森林生态公园,提升北坡彩色生态景观屏障建设水平。

(二)着力推进森林围城,实现森林县城全覆盖

全市9个县城要围绕森林城市目标,对照省定标准,积极开展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县域森林城市全覆盖。岐山县主要做好森林城市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其他未建成省级森林城市的8个县,每县至少要规划建设1个森林生态公园,在县城出入口、高速干道和等级公路出入口建设园林景观绿岛,达到森林县城景观效果。山区县城要通过营造景观彩叶片林,做到县城周边坡面应绿尽绿,全部绿化美化。川塬县城要建设宽幅不低于20米的景观林或花木围城林带。围城建设中,优先使用本地乡土树木,慎重选择外来树种,禁止移植古树、大树进城,推广全冠造林,提升城市森林树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着力推进森林围镇,积极创建森林特色小镇

全市所有建制镇要以镇区为中心,加快交通沿线、农田林网、镇村驻地、村旁、水旁、宅旁造林绿化和美化提升。每个重点建制镇都要营造宽幅不低于10米的景观或经济林带,建设1个群众文化活动绿地游园综合广场。在绿化树种选择上,注重乡土树种,围绕打造森林特色小镇,充分挖掘镇域森林文化特色,构筑镇域森林生态体系和森林生态景观。

(四)着力推进森林围村,打造生态美丽家园

关中川塬450个村,每村要围绕振兴乡村生态产业,努力构建村庄森林生态景观和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网。川塬各行政村已硬化乡村道路、灌溉渠道、村间涝池周边,要做到全部绿化。要按照陕西省“三化一片林”建设标准,以房前屋后、公共空闲地、村庄周围、村主干道等开展工作,全面绿化农户宅基之间撩荒地、边角地、空闲地做到宜绿尽绿。积极引导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创建活动,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承载乡愁的美好印记。

(五)着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环境建设

对各类自然湿地、河流库塘要在自然修复基础上,优先进行绿化美化,重点强化千湖、嘉陵江、石头河、千渭之会、龙源等河流湿地保护作用,加快七星河、落星湾、雍城湖湿地公园建设步伐,陇县、麟游、金台等湿地空白县区要积极开展自然湿地保护性开发与项目策划申报,实施河流水系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做到水岸宜绿尽绿,推进“还林还湿还湖”,加快生态补水、生物水质净化、野生动物及鸟类栖息地恢复。

(六)着力推进经济林建设,全面实施森林惠民

要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四围”工程建成生态惠民工程、乡村振兴工程、农民增收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基地推动、农林业科技园区带动、合作组织联动,大力实施特色经济林、特色苗木繁育、林下经济、森林湿地旅游等建设工程,做优做强林业生态产业。大力培植果品贮藏加工、苗木花卉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体系,拉长林产品产业链,实现增值增效。

(七)着力推进苗木花卉景观建设,提升美丽宝鸡建设水平

科学把握城乡居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普遍需求,以苗木花卉景观建设有效拉动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苗木花卉向旅游景区、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大户、城市城镇周边、渭河沿岸和交通干线两边集中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集群式发展、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促进苗木产业在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上实现转型,花卉产业在满足多样化需求上实现跨越突破,努力完成全市苗木花卉产业规划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林业、水利、农业、旅游和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协调抓总作用和各县区政府的主体作用,协同抓好全市81个重要节点及部位 5.7万亩苗木花卉景观、渭河河道7处1万多亩的连片花海景观、全市11个旅游景区0.4万亩花海景观、19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周边花卉生产基地和花海景观、在城市主城区和主干交通沿线增建花卉景观,使美丽宝鸡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森林“四围”工程建设是我市推进国土绿化事业的有力抓手,各级政府要站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建设责任,建立健全推进“森林四围”建设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实施

要把政府投资与社会筹资相结合,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市财政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对各县区进行以奖代补。县区财政作为投资主体,要切实加大对“森林四围”建设任务的资金投入。

(三)强化督导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从2018年开始到2022年,将“森林四围”建设任务纳入全市林业重点工程考核内容,不断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市上每年春秋两季,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形成持续推动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森林四围”建设和国土绿化的重要意义,注意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不断增强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意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国土绿化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热潮。



宝鸡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2日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angelgibson.com/rule/99761.html

本文关键词: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