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政办发〔2018〕14号《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时间:2021-02-02 04:09:30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延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延政办发〔2018〕1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延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5月9日

延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全域旅游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和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省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要求,践行全域旅游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坚持“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原则,夯实做好“吃、厕、住、行、游、购、娱”七个旅游基本要素,重点培育“文、商、养、学、闲、情、奇”七个旅游发展要素,实现全域旅游突破,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面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中国革命圣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形成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实现旅游核心竞争力和集聚效应大提升,建成旅游强市。到2020年,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成功,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投用,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倍增目标,202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80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过夜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两天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占GDP的比重超过8%。

三、重点任务

(一)旅游产品全域覆盖

1.建设一批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革命旧址景区保护提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发一批复合型、体验型经典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完成枣园、杨家岭、宝塔山、抗大等重点红色景区保护提升工程,提升内部陈列布展水平,改造景区外围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二是加快中国革命文艺家博物院、延安博物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物馆、国共合作纪念馆、延安北京知青文化展览馆、陕甘宁边区革命英烈馆、抗大纪念馆、三大战役(羊马河、蟠龙、青化砭)纪念馆等一批博物馆建设,将延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红色博物馆城。三是加强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共中央党校、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央医院、南区合作社、宜川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以及延安县委、县政府等革命旧址的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新的红色旅游景区和体验式教学基地。四是加快南泥湾红色文化旅游风景区、延川梁家河和冯庄康坪知青文化旅游景区、“回延安”枣园旅游景区、二万五千里长征微缩景观公园、毛岸英拜师务农红色文化教育区、延安新区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旅游内涵。五是加快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纪念馆、王家坪、西北局旧址捆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红色旅游研学基地、红色旅游县、红色旅游镇等工作,着力打造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升级版。(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市旅发委、新区管委会,各县区政府)

2.建设一批黄帝历史文化旅游项目。以黄帝文化园区建设为核心,以黄陵-洛川-富县-宝塔-安塞-子长为轴线,依托沿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黄帝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全球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朝圣地。全面启动对境内385公里秦直道、280公里古长城、270处石窟群、536处崖居群和富县开元寺、石泓寺,子长钟山石窟、安定、高柏山,吴起铁边城,宝塔区甘谷驿、芦山峁,黄陵双龙、朝塔、万安禅院,延川赫连勃勃墓,甘泉香林寺、白鹿禅寺,洛川姚苌古镇、万凤塔等历史遗址的维修保护和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长廊。(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市发改委、市旅发委,黄陵、洛川、富县、宝塔、安塞、子长县区政府)

3.建设一批黄河自然遗产文化旅游项目。以黄河壶口文化产业园区、延川乾坤湾旅游景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沿黄公路旅游带建设,以秦晋大峡谷沿线古遗址、古镇、古村落保护开发和挖掘展示为重点,以点串线推进黄河秦晋大峡谷观光带整体开发。启动古贤水库和壶口、乾坤湾两个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并与山西方面合作,逐步开通陆上、水上、空中立体旅游线路,构筑80公里黄河自然观光和文化旅游长廊。(市发改委、市交运局、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宜川、延长、延川县政府)

4.建设一批黄土风情文化旅游项目。以安塞、宝塔、延川、子长为主线,以圣地河谷文化旅游园区、安塞黄土风情文化园区、文安驿文化产业园区、鲁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枣园红色文化广场等为载体,建设涵盖陕北民俗文化、延安古城文化、知青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等为一体的黄土风情文化展示区、陕北人文风貌体验区,把延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市旅发委、陕旅集团延安公司、延安文投公司,安塞区、宝塔区、延川县政府)

5.建设一批绿色生态休闲文化旅游项目。积极争取建设桥山、黄河国家公园。以延安南部洛河峡谷、子午岭、黄龙山为核心区域,加快黄龙神道岭、无量山、龙湾生态园和树顶漫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甘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石门龙湾以及蟒头山、厢寺川、南泥湾等绿色生态旅游长廊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探险、生态避暑、休闲购物、科普教育、冰雪运动、特色美食、文娱演出、康体养生、文体赛事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加快延河综合治理工程和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公园建设,打造南泥湾樱桃花海、万花山牡丹花海、洛川苹果花海、甘泉劳山游乐园和宝塔区柳林山地苹果旅游观光区,使其成为圣地延安美丽的风景线和城市休闲度假新天地。按照“城镇旅游化、区域一体化、全域景区化”的要求,强力推进宝塔区南泥湾、甘谷驿、冯庄、万花,子长安定、杨家园则,吴起周湾,志丹旦八,富县直罗、张家湾等旅游重点乡镇和黄陵双龙南沟门,黄龙白马滩、张峰,洛川阿寺村,安塞南沟、魏塔,延长凉水岸、马头关,延川梁家河、伏羲村等一批旅游名村建设,大力发展农家餐饮住宿、采摘采购、垂钓野营、农耕体验、民间艺术展览、艺术写生等乡村度假旅游,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提档升级。到2020年,全市打造13个文化旅游小镇、50个乡村文化旅游专业村、30个民间艺术专业村。(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住建局、市文广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二)旅游公共服务全域配套

6.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在宝塔区万花川规划建设延安大型游客综合集散中心,在延安城区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建设中小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在黄陵、宜川、延川等重点旅游县建立区域游客咨询与集散中心,统一设置规范的旅游导览标识系统,提供完备的交通引导、信息咨询、产品营销、综合服务等功能。到2020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线路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市住建局、市交运局、市旅发委,黄陵、宜川、延川、黄龙县政府)

7.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停车场建设。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将旅游厕所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年内新建旅游厕所100座、改建200座,在不具备水冲条件的场所建设“生态厕所”。积极探索建立“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机制,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旅游公路沿线、城市旅游综合区、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内厕所全部达到A级标准。制定延安城市及旅游景区停车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方案,加强公共区域、居民小区、旅游景区停车场规划布局和规范管理,重点新建或改建延安迎宾大道、火车站以及宝塔山、清凉山、枣园、鲁艺、黄帝陵、黄河壶口等一批旅游景区停车场。持续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整顿,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8.加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按照全市“十三五”规划,全面加快公路、铁路和延安新机场建设,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4A级景区之间、景区与依托城市之间、景区连接主要公路之间二级以上公路贯通,打造一批最美乡村公路,形成延安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县到市1小时交通圈,开通1小时到西安高铁客运线路。积极发展航空运输,加密和增开航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旅游,鼓励开展旅游包机、飞艇业务,在黄陵、子长、壶口、乾坤湾等地建设直升机、动力滑翔伞、热气球、小型商务飞机等支线机场,并与省内其他地市加强合作,适时开通一批跨市通用航空旅游线路。制定出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办法。依托延安旅游集团、延安公交公司等企业,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和高端旅游车队,开通连接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观光游览车。建成延川、宜川、黄陵、黄龙4个自驾车营地。(市交运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三)旅游业态全面融合

9.积极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出台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卫生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意见,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推广“景区+游乐”、“景区+剧场”、“景区+演艺”等模式,丰富旅游体验。开发山地越野、漂流、皮划艇等山地和水上运动旅游项目,打造多种类型的研学旅游产品。依托中医药、温泉和森林资源,打造一批中医药康体类旅游产品,建设一批保健护理、“候鸟”养老旅游产品。支持医疗、养老行业进入景区、酒店。(市旅发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工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国土局、市体育局、市卫计局,各县区政府)

(四)旅游品质全域提升

10.全域推进住宿业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鼓励发展商务、度假、康养、会议等特色主题酒店和生态庭院式绿色酒店,支持短租公寓、特色民宿、帐篷露营等住宿新业态,出台高星级酒店扶持政策,推进住宿企业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实施“延安小吃品牌创新工程”,深入挖掘民间传统小吃,打造“金牌小吃”特色餐饮品牌,推进特色美食商业街区建设,促进民间烹饪技术交流与创新。推动传统旅行社转型升级,鼓励走集团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发展道路,加快开放合作步伐,不断提高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支持在线旅游企业整合资源,与传统旅行社实现优势互补。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研发,推出延安“热购旅游商品”名单,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市商务局、市药监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五)智慧旅游全域推进

11.加快旅游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旅游数据中心、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和政务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汇聚旅游行业信息和服务信息,实现旅游数据统一采集、分析、处理和共享运用,为全域旅游提供数据支持。支持景区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监控、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游乡村建设,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旅游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网信办、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六)旅游市场全域营销

12.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建立市、县区和企业“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机制,修订完善《延安市旅游营销奖励办法》,统一全市文化旅游宣传标志和口号,策划拍摄延安题材影视作品和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加强文化旅游形象广告宣传和文化旅游产品网络宣传,将营销重点由推介形象转向营销产品。突出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车候车亭、西延动车等核心宣传部位,积极与陕旅、陕文投等大企业合作,由企地共同出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大范围的宣传促销活动。继续办好延安过大年、洛川苹果节,积极创办中国延安红色旅游季、壶口观瀑季、金秋红叶节、采摘节、冰雪节、避暑节、赏花节、踏青节等节庆活动,做到季季有活动、月月有新意。面向省内和周边地区,开展陕西人游延安、西安人游延安、周边城市人游延安、延安人游延安优惠月活动,促进旅游持续升温。(市委宣传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13.营造延安主城区红色文化旅游氛围。对延安中心城市和重点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路灯、广告、门牌、雕塑以及标志标识等,进行统一设计和制作,充分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并将市、县区机关单位电话彩铃统一设置为宣传红色旅游的语音口号,在全市长途客运车、出租车、公交车上统一印制延安旅游形象主题口号或LOGO标识,开通“延安旅游欢迎您”等免费短信温馨提示服务。(市发改委、市旅发委、市工信委,宝塔区政府)

14.精准营销打造区域旅游合作精品线路。加强与西安、渭南、铜川、榆林等市协同、错位发展,一体化推进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促销。建立与周边省市旅游合作机制,开通延安至南梁、照金、太原、鄂尔多斯、宁夏等地旅游线路,深度开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旅游客源市场。抓好市内旅游环线扩展延伸工作,将五大特色文化旅游板块有机串联起来,集中推出一批延安“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七)旅游市场全域监管

15.持续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融入“2+1”三城联创,建立目标化管理、常态化整治、科学化考核工作机制,明确阶段目标和责任分工,深入持久开展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稳定和提升游客满意度排名。制定文明市民礼仪规范,实施全民培训工程,深入开展文明景区、平安景区创建和“我是延安旅游形象大使”、“文明市民礼仪规范大讲堂”、“我为圣地添光彩”等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市文明办、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16.提高旅游执法监管和行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部门联动、责权明确、执法有力、动态监管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统一受理旅游投诉,联合查办涉旅案件,严厉打击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超低价格恶性竞争等旅游市场顽疾。加强旅游文明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游客满意度调查反馈、违法旅行社和导游员“黑名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等制度。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陕西省旅游工作条例》。加大对A级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接团饭店、购物店的政策扶持和评星定级、监管考核力度,定期发布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示范店和特色产品、文化演出剧目等信息。建立旅游交通“绿色通道”,为外地旅游车辆搞好交通引导与服务。深化城市公交、出租车运营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形象。(市公安局、市交运局、市药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八)旅游生态环境全域优化

17.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统筹推进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快绿色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推行绿色旅游产品、绿色旅游企业认证制度。在旅游景区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充电桩等节能设施。支持景区景点利用新能源环保材料,引进生物降解等先进厕所处理技术建设旅游厕所。加强沿黄公路等乡村旅游带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开展绿化、美化、景观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域旅游规划和创建工作方案,确保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高效务实推进。

(二)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推动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和旅游工商、旅游法庭,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个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在2018年上半年前完成,其它县区年底前完成。积极创新旅游配套机制,推动建立旅游项目联审、旅游投融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旅游标准化、文明旅游共创、旅游志愿者组织、旅游人才培养、党政干部培训、旅游工作考核激励等机制。(市编办、市旅发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各县区政府)

(三)强化目标考核。制定下发年度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工作要求,突出目标导向,落实“三项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讲评、观摩、问责等制度,对创建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务实高效推进。把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确定分值,年终予以兑现奖惩。(市考核办、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四)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好用活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鼓励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落实中、省出台的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办旅游企业。(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市旅发委,各县区政府)

(五)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整体策划、宣传,加强全市旅游形象及旅游品牌推广。依托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的重要意义,强化全民参与意识、形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延安旅游新形象,彰显延安发展新形象。 (市旅发委、市文广局,各县区政府)



郑州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文链接://www.angelgibson.com/rule/100034.html

本文关键词:延安市

最新政策
相关政策